国美馆台中城区展演 带你横跨百年历史、重回沙龙年代
【大成报记者萧宇廷/台中报导】国美馆“进步时代-台中文协百年的美术力”展览,已于3/20热闹开幕,搭配展览的馆外延伸活动“文化来运动,艺术在城市:行旅台中文协百年”,也从4/7至6/19陆续登场。国美馆4/10在中央书局举办记者会,由国美馆馆长梁永斐主持;而相关系列活动,不仅可望梳理台湾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,也邀请民众一同重温台湾浪漫而灿烂的沙龙年代。
梁永斐表示,1921年成立的台湾文化协会,有8成的会员来自台中,国美馆透过“进步时代-台中文协的美术力”,爬梳台中仕绅与艺术家之间的故事,展现日治时期文化界人士对台湾这块土地的感情。系列活动并与中部地区多个组织合作,不分中央、地方或政府、民间,协力让更多人可以看到台中的文化发展。
国美馆未来更将与中部5县市合作,共同办理展览及讲座,启动当代中部文化运动;并结合观光产业,打造台中成为更多元的文化都市。
立委黄国书也提到,文协成立于新旧时代转换的1921年,为台湾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。这次国美馆的展览及活动,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台湾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,非常难得且珍贵。
副市长黄国荣则表示,很开心国美馆结合在地推出系列台中旧城区的活动,希望让年轻一辈的台中人能借由展览及活动,更了解自己生长的土地。
而中央书局代表张杏如指出,她透过书局的整建,表达对文化推动先行者的敬意与感谢,怀想年幼时这些叔伯长辈对台湾文化发展的贡献,让台湾文化成为融合所有外来文化的在地化。
明台高中副校长林承俊更分享祖父林献堂与中央书局的轶事;也期待透过展览及活动等文化复兴,让外地旅客来到台中,知道的不仅是美食、文化同样精彩。
台中市影视发展基金会执行长林盈志,尤其期待从影像纪录回顾百年文协精神,强调在没有文盲的今日、仍需要文化启蒙,启蒙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系列活动中,朗读会“三十彼时の爱情故事”共3场,分别于新手书店和梓书店推出。将以“爱情”做为链接古今的桥梁,邀请观众透过朗读深入拆解30年代“爱”背后的写作意图与社会样貌。
聆听会“阿祖们的歌单”,则与深根台中在地20年的元气唱片行合作,将由《曲盘开出一蕊花:战前台湾流行音乐读本》作者洪芳怡,带领观众从听觉出发,重温30年代政治社会场景下,流行音乐的兴起与寥落。
电影放映会则分3系列,首系列“寻找初代文青”于中山73影视艺文空间举办,放映《日曜日式散步者》、《Viva Tonal 跳舞时代》、《持摄影机的男人》3部电影,期望透过系列放映活动,带领观众重回充满创新与梦想的三〇年代,感受台湾初代文青共同擦出的创作火花。
第二系列“再现辩士之转译《南进台湾》”,与中央书局合办,重现“美台团”的放映行动,邀请政治学专家吴睿人扮演辩士、针对《南进台湾》系列影片进行转译。
最终系列“不能被定义的‘台湾人’纪录片放映暨交流座谈会”,希望借由放映二战后的纪录片,邀请观众一同思考“民族主义”对于当代台湾的意义。映后将邀请纪录片导演与多位专家学者对谈,期盼与观者一同激荡创新的火花。
走读行旅“台中文协×美术散策地图”,是由台中文史复兴组合规划19个台中旧市区的走读景点,借由实地走访美术家和文协事件发生的城市空间,见证台湾现代美术在台中的萌芽时刻。
移动剧场“重返沙龙台中”,则邀请狂梦艺术剧团,以1920-30年代台湾文化协会的发展历史、运动精神为文本创作,透过一场发生在街头的剧场演出,带领观众重回历史发生地,走入午夜中区、重返沙龙年代。
国美馆“文化来运动,艺术在城市:行旅台中文协百年”系列活动,是与中央书局、林献堂博物馆、台中影视发展基金会(中山73影视艺文空间)、台中文史复兴组合、狂梦艺术剧团、梓书房、新手书店、元气唱片行等在地艺文单位合作,透过一系列电影放映会、朗读会、聆听会、走读行旅及移动剧场(当代剧团共创)等共20场跨域展演活动,邀请观众一同重温台湾浪漫而灿烂的沙龙年代。展览及活动信息可参考国美馆官网:www.ntmofa.gov.tw。
10日的记者会,还特别安排文青短剧、演绎台湾文化发展的轨迹;张杏如并获兴台彩色印刷董事长陈政雄赠送中央书局的老照片,别具意义。而包括黄国书、黄国荣、议员黄守达、张杏如、林承俊副校长、林盈志、台中文史复兴组合张翰文、陈政雄,台中中城再生文化协会苏睿弼、台中市旅行商业公会杨宗霖及西区吉龙里里长林育见等人,也在场共同见证台中的百年风华。


本文由:OD体育官网在线入口 提供
关键字: OD体育官网在线入口-OD体育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