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岁时母亲离家……“她可以出走,而我也可以继续爱她”
编按:有些事物,是无法选择的,比如:无法选择诞生在什么样的家庭、无法选择父母、无法选择天气。在面对无法选择的事物时,其实我们仍然是自由的,因为,我们可以选择看待事物的观点。(本文摘自《萨提尔的亲子情绪课》一书,作者为李仪婷,以下为摘文。)
生命漫长,在成长的过程,我们有很多的选择。譬如,选择要吃什么、选择走哪条路去上学、选择头发上的饰品、选择和哪个朋友成为知己、选择与什么样的人成为伴侣。
然而,有些事物,是无法选择的,比如:无法选择诞生在什么样的家庭、无法选择父母、无法选择天气。
在面对无法选择的事物时,其实我们仍然是自由的,因为,我们可以选择看待事物的观点。
我的母亲,在我年幼时离开我。那年我五岁,母亲选择了她喜欢的生活方式,离家远去。
我很爱很爱母亲。幼时,我很想一辈子黏著她。她手艺很好,会编织漂亮的毛衣和帽子,也会为我捏可爱的泥土肉粽。在我的认知里,只要有母亲,我就是幸福的。
母亲离家后,我仿佛被抛弃。每晚只要一躺上床,还没闭上眼睛,眼泪就一直流,流过眼角,流进耳蜗,流到深深晦暗的发丝里。一想起母亲,我的心就酸涩不堪。我很渴望她能回家,但始终不见她回来。
眼泪一路陪著我长大,我成了孤寂又倔强的人,没人知道每夜陪我入睡的眼泪是多么泛滥。眼泪陪著我直至成年,每晚入睡,闭上眼睛,想起母亲时,我仍有悲伤。
尽管有悲伤,但我却从来没有恨过母亲。我对她一直是有爱的,这是我的选择。她的出走,并不影响我对她的爱,她可以出走,而我也可以继续爱她,以我的方式。这两者完全不影响彼此,是独立存在的。
在我心里,我选择看待母亲离家的观点是,
母亲有权利选择她想要的生活方式,她和父亲在一起不快乐,她的离开只是去做她自己。这样的想法,从第一次流泪入睡的夜里,在我幼小的心灵里,就已经存在了。我边流著想念母亲的眼泪,一边想著母亲只是去做她自己了。
这便是观点的选择,自己的观点,我们有权选择所想所要。
用萨提尔对话,厘清孩子的观点面对与孩子相关的行径的观点,我们更需要核对与厘清,再下决定,究竟要采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孩子。
三三大班时,经常会在某些特殊的时间点,哀号喉咙痛、肚子痛、身体不舒服等。但这些特殊时间点一过,她又活蹦乱跳、大声嚷嚷。
很多时候,我只是陪伴孩子的变化,并不特别处理或对话,放手让问题跑一会儿,静静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。
比如,钢琴老师要求孩子回家练琴时,要边弹边唱,借此练习音准。但每每提醒三三这件事,她总会回答:“我没办法唱,因为我喉咙痛,一唱就痒,会咳嗽。”
吃饭时,我请三三不要挑食,即使是不喜欢的食物,也要学习接纳。不必强迫自己吃多,但至少要练习吃两口。三三一听要吃不爱的食物,就拼命喊肚子痛、不舒服。
三三生病时,我请她按时服用药物,她也会嚷嚷身体这里痛那里痛。
在许多人眼里,这些行为可能会被诠释为“找借口”,假藉身体不舒服为由,以逃避生活的规范(观点)。
一日早晨,我决定将我的困惑丢出来,请三三协助我一起面对我的困惑。
我:“妈妈对一些事有些困惑,希望你能帮我解答。”
三三:“什么事?”
我:“我常听你喊这里痛那里痛。但是,当时间一久,我就会感到困惑,因为我分不清楚你真正的意思。”(核对)
三三:“什么意思?”
我:“我的意思是,有时候弹琴需要边弹边唱,这时你会说喉咙痛,希望妈妈抱抱。一听你这样说,我就猜,你是不是遇到挫折,所以想撒娇、休息。久而久之,妈妈就分辨不出来你是想撒娇还是真的喉咙痛,搞不清楚你要表达的到底是想要我抱抱?想撒娇?想休息?还是其他意思?”(核对)
我接著又说:“这个困扰满严重的,因为妈妈会搞不清楚当你说身体不舒服时,究竟是真的需要看病,还是只是想撒娇。每次听你这样说,我就以为你只是想撒娇。万一你真的不舒服,我却忽略了带你去看医生的时机,怎么办?”(核对)
三三耸耸肩,表示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我:“这样吧,下次如果你只是想抱抱,不要用‘不舒服’来表达,而是直接告诉我‘妈妈,我需要你抱抱我’。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有力的拥抱,你觉得这样好吗?”(核目标)
三三点点头。
我:“如果弹琴累了,不想边弹边唱,就直接告诉我今天没办法边弹边唱,并且给我一个可以边弹边唱的时间,妈妈就会知道你不是想逃避,也不是真的喉咙痛,只是想休息。这样妈妈也不会一直焦虑你是不是真的喉咙痛,要不要带你去看医生。这种准确的表达方式是你想要的吗?”(核目标)
三三羞赧的微笑著,点头说是。
本文由:OD体育官网在线入口 提供
关键字: OD体育官网在线入口-OD体育官网